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市人大代表海淀团

北京海淀2020年将建成“城市大脑”

时间:2019年01月16日稿源:千龙网

 

  1月15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图为海淀团小组讨论会现场。万小军摄 千龙网发

  千龙网北京1月16日讯(记者 秦胜南)1月1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区长戴彬彬首次向媒体详细解读海淀“城市大脑”的建设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据介绍,2019年,海淀将在40个社区开展试点,人脸识别、智慧井盖等至少18个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将会走进百姓生活,促力智慧城市发展。

  什么是“城市大脑”?记者了解到,“城市大脑”如同为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用大数据帮助城市思考、决策,打造成能自我调节、与居民良性互动的城市。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承载着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如何将科技应用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也成为海淀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选题。

  “去年的两会闭幕后,我们就开始着手研究‘城市大脑’工程。”谈起这个工程,戴彬彬如数家珍。

  在过去的一年中,海淀区政府与百度公司签署《建设海淀区“城市大脑”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海淀区“城市大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政企合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打造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和人文社区提供重要支撑。

  “区委区政府要引导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服务,提供应用场景”,戴彬彬说,“城市大脑”的建设实施,是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大力拓展各类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建设”的有力践行,也是一次有益探索。

  “城市大脑”的建设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采访现场,戴彬彬以北坞嘉园为例,绘出未来城市的美好图景。比如,小区大门有人脸识别系统和车辆信息采集,智能电梯绘及时提醒不文明行为,还有智能井盖、灯杆,这些应用场景的开发实现了大数据与百姓生活的实时对接,为物业和相关单位从及时发现问题到快速解决问题,提供有效闭环。

  据悉,今年,海淀将在全区选取40个小区,启动“城市大脑”工程试点应用,涉及的应用场景将达到18个以上,除以上提到的场景应用,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领域等涉及公共安全领域,都将有实时数据记录监测。

  戴彬彬表示,2020年,“城市大脑”将初步建成,建立城市治理感知网络,全面汇集城市治理相关数据资源。完成海淀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城市大脑”基础平台建设。在智慧城管、智慧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底,海淀“城市大脑”将全面深化应用。全方位完善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城市大脑”平台建设,形成面向未来的“城市大脑”开放应用体系。“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将向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等其他领域全面延伸,全面提升全区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能力,将“城市大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为科技手段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提供海淀智慧。

  同时,戴彬彬表示,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城市大脑”建设,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力,不断拓展“城市大脑”场景应用,为海淀区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和新型城市形态,提供新型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