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专题首页

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稿源:海淀人大 |时间:2021.01.13
  (2021年1月13日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审议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海淀区政府认真执行区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及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调整计划,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切实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全年主要计划指标和重点任务,计划执行总体良好。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出,我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产业提质增效仍需加力,社会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城市治理水平和优质服务供给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对此,区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海淀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中央、市委、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安排符合区情,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务实稳妥。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主席团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海淀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为确保海淀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全面落实,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多点发力促发展,持续增强经济发展质效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营造创新氛围,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优化高精尖产业结构,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狠抓重大项目实施,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扩大开放、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两区”建设上大胆探索,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促进贸易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开放升级,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对企服务工作,让企业发展更有动力、更有信心、更加安心。
  二、坚持多向施策强治理,持续促进城市品质升级
  统筹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发展,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有序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织补城市功能,因地制宜推动北部乡村建设,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着眼提升城市通行能力,推进北部路网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强化静态交通管理。以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织补修复绿色生态空间,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果,持续完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水平。以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在深化应用、拓展功能、提高效能上下功夫,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坚决守牢城市生产和运行安全底线,构建宜居宜业海淀。
  三、坚持多措并举保民生,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严峻经济形势下的就业跟踪监测和居民收入分析,持续强化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弱项,增强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增加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社区就近养老服务网络,增加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健全监督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和满足多样化需求,增加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切实增强民生福祉。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区政府要做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全面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