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专题首页

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会关于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稿源:海淀人大 |时间:2021.01.13
 
  (2021年1月13日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对纲要草案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审议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统筹推进疏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城市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社会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呈现新局面,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仍需提升,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社会民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仍有不小差距。对此,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区委关于制定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总体安排稳妥可行。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主席团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海淀区人民政府提出的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为确保海淀区“十四五”规划任务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顺利实现,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如下意见。
  一、立足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速推动科技创新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稳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率先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巩固高精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航天航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新基建新场景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扩大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产业优势,优化商业消费环境,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支持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统筹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南北区发展,深入推动美丽乡村融入科学城建设,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两区”“三平台”建设,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三、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以改革精神、法治思维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使制度机制、政策保障更加完善、更加配套。以规划纲要为统领,科学编制好重点专项规划和试点街镇规划,增加政府履职约束性指标,做到与市级规划、分区规划、中关村科学城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协调对接,做好年度计划分解落实,紧扣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研究谋划一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重点项目,做好项目论证及绩效评估,确保规划有效落实。增强规划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动态监测和评估,依法按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纲要执行情况。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